近日,为积极响应学校2025年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,材料学院“青春向党赴会宁,红色文化润初心”社会实践团走进白银市福利院,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,以实际行动为孩子们厚植家国情怀、点亮成长微光。

活动前,实践队员聚焦留守儿童需求,多次研讨精心准备,从课程内容设计到互动环节优化,从红色故事筛选到教具手工准备,每一个步骤都反复推敲,只为给孩子们呈现最具价值与温度的实践活动。在活动中,实践团紧扣“红色文化润初心”主题,创新融入红色教育内容,打造特色思政课堂。提前挖掘会宁当地红色资源,梳理红军长征在会宁的英勇事迹,将宏大历史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、感兴趣的故事,配合精心制作的道具、生动的情景演绎,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峥嵘岁月里英雄们的无畏与坚守。实践队员给孩子们教唱《映山红》《闪闪的红星》等经典曲目,在歌声中领悟家国情怀。在这里,红色精神不再是书本上的生硬文字,是触动心灵的故事、是激昂澎湃的歌声,是在幼小心灵埋下爱国奉献的种子,更是助力孩子们树立正确价值坐标,红色基因实现代际传承、生根发芽。
实践队员通过躬身实践让“奉献”从理论认知转化为以青春之力回馈社会的真切体悟。队员们纷纷表示,未来将持续关注留守儿童群体,搭建更多元化的关爱平台:定期开展线上回访,延续温暖陪伴;策划“梦想信箱”活动,坚持聆听孩子们心声并给予回应;整合资源,引入更多优质教育内容,以更丰富的形式传递温暖,让青春在持续服务中闪光发热。同时,实践团将深耕红色文化传播路径,挖掘更多地域红色故事,创新呈现形式,如制作红色故事绘本、编排情景短剧等,让红色精神跨越代际、突破圈层,在新时代绽放更炽热的光芒,成为滋养更多人心灵的精神养分。
未来,学院将继续系统规划实践内容,围绕社会需求,打造“关爱帮扶+文化传承+专业实践”多维实践矩阵。组织更多学子深入乡村、社区、福利机构,开展教育帮扶、文化调研、科技支农等多元实践,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,让“三下乡”的脚步更坚实,让实践育人的成效更显著,在服务国家与社会的征程中,绘就属于材料学院师生的亮丽青春画卷。(图/文:雷红兵;审核:蒲瑞琛)